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书画新闻展讯拍卖征集公布艺术学库一点一评艺术视野大师人物艺术大家名人会馆艺术博览轶闻雅事国际艺术本斋动态活动内容其它内容随笔杂谈最新作品推荐作品国画藏品书法藏品书画藏品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国画扇面国画其它国画作品书法长卷书法大字书法小字书法篆书书法甲骨扇叶书法书法册页书法作品风景油画人物油画静物油画抽象油画油画作品李政霖姜世禄王步生黎荣基张运谦墨龙薛夫彬陈少梅雷时康姜祚正刘文西爱新觉罗·溥杰吕如雄马万里阮可龙韦纯束游国权韩天衡费新我张美中张荣庆张书范张原钟锦荣周榕林朱寿友张有清张福起张学良李可染启功周邦良陈巨锁黄云丁知度刘大为王治国卢定山傅家宝黄子安张广俊张海欧阳中石马慧先林景椿何本欢陈文生周胜彬曾湘民范曾李鹏西视图模式作家作品目录笔搁笔筒笔洗镇纸章石印泥文房套件文房十宝木质折扇玉竹折扇斑竹折扇棕竹折扇罗汉竹/紫竹折扇奇石玉器瓷器摆件其它物件公司简介李一清李耀添陆克春艺春职员介绍域名释义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售前售后支付方式退换政策投诉建议版权声明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留言反馈艺术家加盟作品代理招聘经纪人招贤纳士注册协议会员介绍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天地
艺术动态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10-23 15:39作者:admin来源:艺术中国

“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在上海举办

  

论坛现场

  

  作为上海“十四五”期间重要的城市文化标志性工程——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于2023年底建成开放,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由此受托承办上博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自2023年6月启动以来,大赛得到了国内外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吸引了国内外38所美术院校和设计专业院校、33家艺术协会和机构、60余家规划和建筑专业公司参与,目前已收到超过500份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方案。

  

  为进一步体现大赛的公共服务理念,持续征集优秀作品方案,让各界深入了解大赛组织方式的创新,2023年10月14日,上博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学委会会议、“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办,活动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分享了国内外公共艺术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为上海博物馆东馆赋能卓越城市博物馆建设建言献策。

  

议题一:与博物馆对话:公共艺术的当代价值

  

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

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设计学博导

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理论系终身教授王受之在论坛致辞

  

  论坛的第一个议题是“与博物馆对话:公共艺术的当代价值”,主持人王受之教授首先归纳了公共艺术与博物馆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博物馆建筑本身作为公共艺术,以独特的外形或是利用旧建筑改造而成,使博物馆成为一种地标式的公共艺术,近二十年来国内在追求这种潮流。而另一种是博物馆成为公共艺术陈列的地方,藏品和展品是焦点。中国未来公共艺术与艺术博物馆的关系会对国家下一步如何去做博物馆带来很大的影响,在保持多元化的同时给展品足够的展示空间,这也是这次研讨会要讨论的话题。

  

  

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设计史学者

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包豪斯研究院院长杭间在论坛致辞

  

  杭间教授首先谈论了在新博物馆学的影响下艺术博物馆的转向,上海博物馆作为以古物和传统艺术为主的博物馆,应在博物馆使命和宗旨的前提下思考它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同时,要将公共艺术看作是项目而非作品,作品是单一的,而项目是系统性的,能整体地影响博物馆。第三,博物馆教育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博物馆作为价值输出进入大众文化,这与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密不可分,博物馆的教育深入到儿童、社区和社会团体,是一种交互性输出。

  

  其次,杭间教授探讨了博物馆的空间变化,当代博物馆的展陈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全新的风格,因此艺术博物馆有了新的展览叙事,博物馆的公共艺术和视觉系统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公共性价值。他希望上海博物馆东馆进行公共艺术征集能够成为一种系统化的行为,不仅是对作品的征集,也不仅是公共空间的艺术形态,而是包含博物馆对公共艺术的整体理解。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

热海山口美术馆馆长

东京艺术大学原理事、副校长保科丰巳在论坛致辞

  

  保科丰巳教授在视频连线中分享了日本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公共艺术现状,他将日本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公共艺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是国立、县立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公共艺术,通常具有历史性,放置雕塑式或纪念碑式的作品。第二类是地方美术馆的公共艺术,例如青森县美术馆、金泽21世纪美术馆、箱根美术馆等,它们通常考虑建筑与美术馆结合,试图通过建筑来吸引游客,因此公共艺术与美术馆建筑和周围环境融合地进行创作。第三种是专门收藏独特美术工艺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通常它们的公共艺术会根据美术馆独特的主题进行创作,因此具有创新性。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

知名艺术家焦兴涛在论坛中致辞

  

  焦兴涛院长谈论了一个“去仪式化”的博物馆空间,是开放的博物馆空间,将博物馆仪式化的方式带入到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公共艺术走入社会,走入生活。他提出“中国式”公共艺术的三个界面,一是由政府主导的、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自上而下的公共艺术,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现代公共精神,尊重不同,强调基于平等对话和交流、具有自组织特征注重“参与”的公共艺术形态,构成了中国式公共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在艺术领域中讨论的主体部分。三是立足于底层民间个体的,基于乡约礼俗,具有强烈自发性质的强调自我表达的公共艺术形态,它存在于基层、民间和乡土中国的日常生活和节庆之中,例如春晚、脱口秀等。

  

  “中国式”公共艺术是三种形态和力量交织、融合、影响的结果。自上而下的“美育”在逐渐消除差异性、获得同一性的同时,也影响着强调“参与”精神的当代城市艺术的表达,而具有“出演”特质的新乡土艺术,需要通过与当代文化的融通,才能具备表达当下生命经验的能力,并共同参与塑造中国公共艺术的独特面貌。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

广西美协设计艺委会副主任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聘任专家

广西公共艺术周策划人罗薇丽在论坛中致辞

  

  罗薇丽院长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分享了作为地方艺术院校之一的公共艺术的自我生长与蔓延情况。2018年前,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依托雕塑教育底蕴,举办了许多公共艺术展览,但作品始终没有走出展厅。2018-2019年,学院的公共艺术开始转型,开设户外公共艺术展,第一次走到了展厅外,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2020年迎来拓展期,以《共鸣》为主题举办了广西首届公共艺术周,公共艺术首次走出校园。2021年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继续成长,举办第二届广西公共艺术周,探讨“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问题。2022年以来,公共艺术项目不断蔓延,与广西卫视共同主办“共礼——纳禄古村公共艺术特展”,而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副主席

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

上海市领军人才汪大伟在论坛中致辞

  

  汪大伟主席总结到,四位老师相通的话题是我们当下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特别是上海作为卓越城市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四位老师给了我们三种选择,一是充满艺术作品的博物馆,二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博物馆,三是充满鲜活生活的博物馆。这三个方向背后都有不同的方法、路径和价值取向。我借用杭间老师的一句话,我们要给上博提供的不仅仅是公共艺术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社会公共美育的体系,经过研讨,希望能够为做一个“中国式”的、具有上海城市精神风貌的、当代和生活方式密切结合的博物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议题二:作为城市地标的博物馆和公共艺术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

影视产业与管委会副主任何小青在论坛中致辞

  

  论坛的第二个议题是“作为城市地标的博物馆和公共艺术”,主持人何小青院长提出,希望未来发言的各位专家能围绕公共艺术如何参与人文生态的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以及公共艺术如何连接城市的文化艺术资源的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雕塑学会副会长

美国国际雕塑中心会员沈烈毅在论坛中致辞

  

  沈烈毅教授通过分享了他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谈论艺术家如何从公众出发,将自己“隐身”,重要的是公众通过作品得到精神的释放,公共艺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日本当代华裔艺术家

建筑及艺术评论家

自由撰稿人

策展人方振宁在论坛中致辞

  

  方振宁分享了他于1996-1999年间在日本落成的公共艺术作品案例,通过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经验,也许能对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征集有所帮助。他认为,公共艺术不是将现成的作品放到某个地点,而必须“量体裁衣”,发展成景观式的公共艺术,并且公共艺术不应产生纷争,应是大众普遍接受的作品。

  

上海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

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知名艺术评论家徐明松在论坛中致辞

  

  徐明松聚焦城市与公共艺术的关系,介绍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征集的背景。他提出,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生产的美学实践,艺术于城市不可缺,城市美学的阐发植根于城市历史记忆的文脉之中。同时,上博公共艺术全球征集不只是一个公共艺术的行动策略,与博物馆对话本身也构成公共性的内涵以及当代价值的演绎和呈现。徐明松认为上博东馆公共艺术的文化站位和精神支点应当是依托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开阔视野,一切以人为本;寻求文化根性,沿波讨源;要有立足当下,启示未来的前瞻性。

  

美籍哥伦比亚裔视觉艺术家

普渡大学计算机图形技术系副教授、博导加西亚·斯特班·布拉沃在论坛中致辞

  

  布拉沃教授分享了他运用数据、色彩、光、投影等元素,进行的基于数字技术的公共艺术创作,作品散布美国各城市,包括大学、公共停车场等,展示了数字技术与公共艺术的创新融合,公共艺术作品如何激活公共空间,将公共空间“还给”公众。

  

国际艺术策展人、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费迪南德·乌尔里希在论坛中致辞

  

  乌尔里希教授分享了鲁尔工业区公共艺术的做法和经验,展示了很多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公共艺术保存历史的记忆,发挥社会功能,给当地的人以归属感和自豪感。

  

  鲁尔工业区重工业大幅衰退后,保留了很多工业遗迹,例如矿山建筑、传送旷塔、钢铁厂等,它们被艺术家们利用创作成不同风格的公共艺术,使得地区重新获得关注,也为旅游业的兴起做出了贡献,这对国内老工业区的改造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鲁尔区如今形成的开放式的博物馆群,是艺术家介入工业遗存形成的从工业到文化的变革。这类公共空间的艺术,不仅限于作品的审美力量,而且还与该地区的条件、历史、传统和可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随后,成都广汇美术馆运营总监、策展人丁奋起引导大家进行了讨论,桂林美术馆馆长助理,群文副研究馆员黄啸伟认为,公共艺术能够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知识有限,想象力无限。在上博东馆公共艺术评选时,可以考虑到作品能否引起少年儿童的共鸣。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张吉洪谈到,上海是一个风向标,具有引领作用,上海博物馆东馆可以考虑阶段性更换公共艺术作品。中国网艺术中国主任刘鹏飞谈到,公共艺术的传播具有社会意义,上海作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上博东馆公共艺术活动的征集将在很大范围内对社会进行公共艺术的普及,是一个好的宣传机会,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中国各地具有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希望关于公共艺术的讨论持续下去。上海工程技术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罗曼介绍了学校的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绩,分享如何依托展示场馆、会议论坛、市政城乡建设项目、各级学术期刊和课题、校校联合来提升美育。上海大学图书馆文化主管、策展人吴明明从特色和主题、艺术品的质量、互动性与参与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公众需求六个方面探讨如何遴选优质的公共艺术作品。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

著名艺术家

文化学者

美术教育家许江在论坛中致辞

  

  许江主席进行了闭幕总结,他首先抛出了问题“什么是公共艺术?”,接着围绕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精神来谈。他指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指的是历史、印记、身份、记忆,是历史记忆的地标、是公共精神的世界认同、是“苟日新日日新”的生活本身。公共精神指的是艺术的深刻转变,代表艺术史观的深刻变革,艺术越来越重视民主意识、公共意识,重视展览中的叙事伦理、观众感受等等,所以公共艺术可以是建筑,可以是馆藏,可以是一个景点,可以是一片坡地,可以是一个节日,但最后必须落脚在可感、可视、可转化、可记忆的艺术作品上。

  

  许江主席认为今天大家分享的内容给评审带来很多可借鉴的地方,对大赛寄予很高的期望,但心中也有一点担忧,第一要避免功利性,即图解化的倾向,第二要避免装饰性,即文化碎片的拼合,数字语言的表层诠释。西方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相结合,他们互相契合,互相成就,并且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化形态,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希望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公共艺术项目成为能经得起大家讨论、证实“第二个结合”的样板。

  

  王受之教授在最后进行了总结,他谈到,博物馆的公共艺术相对而言有其特殊性和引导性,上海博物馆是传统艺术博物馆,沉积历代精品,而东馆的功能在延伸,收藏有海派艺术、当代艺术作品等,公共艺术应当与其定位相匹配。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延伸,上海具有冷静自然的气质,希望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公共艺术有包容性,与时代相关但没有刻意的时代的符号,不符号化,同时要自然,不要有过多的元素去烘托氛围,能经历时代的考验。

  

  最后,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观众一同预祝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