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和为本,向美而行——宁波市四眼碶小学“和教育”理念下的美育建设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6-03 15:54来源:美术报 ■陈瑞雪 陈亚杰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创建于1913年2月,始名鄞县第二高等小学校。至此,已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和衷共济、和合包容、和而不同”是学校教育的思想精髓。
以“和”为美,以“美”育人——系统教育理念 2011年9月,学校首次提出用“和文化”来丰富“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和文化”为依托的全新理念,并对学校“和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诠释:以学校的“和教育”为出发点,打造“和序”管理,“和雅”队伍,“和美”德育、“和乐”教学,“和本”科研,“和意”后勤的品牌,寻找中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融合点,提升办学的品位。
学校的美育建设从“和美”一线出发,将美育理念贯穿于学校特色建设的全过程,以课堂教学到特色课程至“以美育人”,形成了“和教育”下美育特色建设的良好发展轨迹。学校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中的美的因素,通过美的形式和美的手段,寓教于美,增强教育的艺术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培养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素养、美的人格的人的目的,使学生积极探索真理,追求真知,崇尚美、追求美、实践美和创造美,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有较高理论支持和推广价值。
以“生”为本,以”美”创学——特色艺术课程 在学校“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注重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全面地发展。培养学生多样的个性,进行菜单式的课程模式,打破班级界限,采用走班式运作。艺术组老师依托菜单课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实现人人有特色的课程。并且学校聘请专家团队、提供资金,支持更好地帮助老师们打造品质社团,以此实现学校的特色美育项目,如翰墨书社、儿童国画、版画社团、我行我摄、小画虫童画线描、红黄蓝油画社团等等,学校特长生所占比例达42%。
每年在“六一”节前后开展社团文化节活动,这是社团学生展示自己的绝好的平台,也是检验社团学生在一学年内成长的方式。同样学校会联动社会公益,举行社会义卖活动;联合社区,举行校园安全地图绘制;联合甬派新闻约稿社团学生,进行新闻插图的绘制,通过社区、媒体让社团学生走出校园回馈社会。
通过创建特色课程,培养特长生,建设社团梯队,在全国、浙江省、宁波市艺术节比赛中,屡屡收获大奖;在各类其他艺术赛事上,社团学生也大放异彩,学校也多次获得优秀集体称号。还有幸参加出国演出访问,电视台演出等。学校的许多社团更是成为校内外明星社团,如今,这些小小社团已逐渐成为了一张张学校的“新名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誉。
以“校”为基,以“美”润心——优质校园环境
建筑空间所承载的色彩、气味、触觉、氛围……种种置身其中的感受,是学生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最初感官体验,也是学生最初的美育场所。所以学校通过构建“静态”“动态”“开放”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佳美育空间。学校整体以“绿色”为基调,让学生在校园中多了一份舒适。同样学校在教学楼、绿植、艺术长廊、室内的每一面墙都进行了精心安排,通过营造美的空间,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发挥空间对学生的陶冶作用。比如教学楼的每一层墙面上都布置了美术作品展览区,并且每个学期都进行更换,作品来源便是学生的课堂作品;学校一共拥有12间艺术教室,2间写生室、2间美术室、2间书法室、2间音乐室、2间舞蹈室、2间唱游室,教室所在的楼层进行艺术长廊的布置,艺术家介绍、学生作品、参赛照片等等,让学生漫步在艺术长廊,欣赏名家名作,浓浓的艺术氛围让人流连忘返;利用社团与社团之间的联通,给学校提供更优质的美育环境,比如水墨画社团联合书法社团、版画社团共同打造墨韵工作坊,还取得了2018学年鄞州区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
|